三北地区沙漠、戈壁和荒漠面积广阔,太阳能资源富集。为科学推进防沙治沙和光伏建设融合发展,国家林草局成立“三北”工程攻坚战专班风电光伏治沙组,积极开展光伏治沙规划编制、完善用地政策、加强土地要素保障等工作。
据悉,国家林草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编制的《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光伏治沙规划(2024—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已通过专家论证,正按程序报请国务院批准。国家林草局荒漠化防治司二级巡视员潘红星介绍,《规划》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总体思路,提出了光伏治沙发展目标、规划布局、实验项目和一体化工程、融合发展路径及保障机制等,构筑东起内蒙古中部西至新疆“点、线、面”相结合的光伏治沙长城。
为加快大型光伏基地建设,规范项目用地管理,国家林草局等部门还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按照光伏用地政策相关规定,利用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综合考虑国土‘三调’数据、生态保护要求、植被盖度、交通路网、光伏电站选址要求及沙化土地治理等,在‘沙戈荒’地区划定了对生态影响小、光伏电站建设成本低的适建区域19.98万平方公里,理论装机近100亿千瓦。”潘红星说。
去年5月,国家能源局、国家林草局印发《关于有序推进光伏治沙项目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从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管护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光伏治沙建设。
“各级林草主管部门将主动靠前服务,依法依规办理使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保障风电光伏基地和能源通道建设。此外,还将收集分析不同区域光伏治沙成果案例和技术模式,完善光伏治沙标准和服务体系,推广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潘红星说。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