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14条管线 4400公里!全球最大规模的输氢管道工程前期工作及可行性研究项目在内蒙古启动
最新动态
14条管线 4400公里!全球最大规模的输氢管道工程前期工作及可行性研究项目在内蒙古启动
2025-03-255

3月14日,中化商务电子招投标平台发布《内蒙古能源绿氢及绿色燃料管网第一阶段重点工程前期工作及可行性研究项目招标公告》,招标人为内蒙古能源集团子公司内蒙古蒙氢管网有限公司。公告指出,招标项目资金来自企业自筹(资金来源),出资比例为100%。

本次招标总长度达4400Km,共计14条管线,包括10条绿氢管道、3条绿醇管道、1条绿氨管道。其中最长的为兴安盟-通辽-赤峰绿醇管道项目,长度约1025km;最短的为敖汉旗-元宝山绿氢管道项目,长度约82km。
本次招标项目共划分为2个标段。一标段为沪蒙绿色燃料供需联动氢能走廊管道项目;二标段包括:磴口-上海庙-宁东输氢管道项目、乌拉特中旗-独贵塔拉-乌审旗输氢管道项目、四子王旗至准格尔旗输氢管道项目和化德-商都-兴和输氢管道项目。
项目投标执行兼投兼中原则,本次招标投标人可以同时参加本项目两个标段的投标。一标段要求2025年7月30前完成招标范围内全部工作,二标段要求2025年6月30前完成招标范围内全部工作。
公告显示,为深入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内蒙古自治区绿氢产业先行区行动方案》《内蒙古自治区绿氢管道建设发展规划》,进一步助力自治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内蒙古能源集团积极推进打造内蒙古自治区“一干双环四出口”的绿氢输运管网及绿色燃料管网建设。
2024年11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印发《内蒙古自治区绿氢管道建设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将重点打造“一干双环四出口”的绿氢输送管网,全面打通蒙京津冀、蒙陕、蒙宁、蒙辽等多条绿氢外送通道,满足汇集绿氢资源、联通消纳市场的管输需求,不断提升绿氢输送能力。
此外,规划还要构建高效盟市联通支干线。重点在干线基础上规划建设阿拉善—磴口、乌拉特中旗—磴口、达茂旗—达拉特旗、四子王旗—清水河县、扎鲁特旗—乌兰浩特市5条支干线,完善各盟市间绿氢互联互补通道。规划还明确要建设灵活的上下载支线管道;布局省际联通通道;提升绿氢管道输送能力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划。
在2025年内蒙古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内蒙古自治区将继续发力氢能产业,推动其成为绿色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自治区将加快推进绿电制氢项目,打造氢能产业先行区,建设乌兰察布至燕山石化输氢管道、赤峰至锦州港至上海绿氢走廊,并开展锡林郭勒至曹妃甸输氢管道前期工作。同时,自治区还将支持盟市建设绿色氢氨醇、氢能应用基地,推动氢能产业在交通、储能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近年来,我国输氢管道建设正在加速。去年11月,媒体报道,中国石化乌兰察布输氢管道项目推进速度加快。该管道项目,依托乌兰察布市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生产绿氢,计划年供氢能力达到50万吨,其中一期工程年产绿氢10万吨。输氢管道长约1100多公里,由乌兰察布市商都县起,途经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北京市和天津市,送至燕山石化、天津石化、石家庄炼化,可以部分替代现有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灰氢。项目计划2024年启动开工,2027年建成投产。
2024年7月,康保至曹妃甸氢气管道工程勘察和详细设计阶段启动会在河北廊坊召开,标志着这条世界最大口径、最大输量的绿氢管道勘察和详细设计工作正式启动,管道建成后将有力推动京津冀地区氢能一体化发展。
康保至曹妃甸氢气长输管道项目起自张家口市康保县,终至唐山市曹妃甸区,线路全长972.7公里,管径为813毫米,设计压力7.1兆帕,最大年输量约为130万吨绿氢,是目前世界最大口径、最大输量的绿氢管道。

     尽管我国输氢管道在提速,但跟欧美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国外管道输氢技术发展较早,全球范围内的输氢管道总里程已超过6000公里,其中美国投入运营的输氢管道已达2600 公里。根据2024年欧盟委员会批准的相关计划,欧盟将新建和改造约2700公里的氢传输及配送管道、建设大型储氢设施等,管道将在2027年至 2029 年间投入使用。

我国在管道输氢方面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长距离输氢管道基础设施有待健全,已有输氢管道规模较小,总里程约400公里,在运管道仅有百公里左右,无法支撑绿氢产业链上下游规模化发展,需要建设大规模、长距离的氢气输运管道。

(来源:碳索氢能、内蒙古氢能产业协会;整理:Penn)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